桃園市大湳滯洪池工程未確實編列施工數量,致須辦理變更設計而耽延工期,審計機關促請改善,業經積極趕辦完工啟用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下稱水務局)辦理八德區大湳滯洪池新建工程,經審計部桃園市審計處查核發現,該局於設計階段未覈實編列施工數量,致須辦理變更設計而延誤施工進度;另未訂定滯洪池運用要點及操作規範,影響後續啟用後運轉管理成效,經函請檢討改善,已積極趲趕工程進度,並訂定操作運轉手冊,業經完工啟用,有助提升當地防洪標準。
審計處指出,水務局為改善東門溪上游河道斷面不足衍生多處易淹水問題,利用八德區豎啣埤(員63號埤塘)改建為大湳滯洪池,預計完成後可有效減緩桃園車站後站、八德區大湳交流道特定區與龜山工業區等之暴雨淹水情形,經於109年3月9日開工,預計111年底完成,總工程經費為2億2,794萬餘元。
然而,審計處於109年12月查核發現,該局於設計階段編列底泥處理之施工數量未臻覈實,致實際處理數量與原設計估算情形差異頗巨,致須辦理變更設計而耽延施工進度;另核有超編工程管理費及社區宣導費用等情形;又未訂定滯洪池運用要點及相關操作規範,缺乏啟用後運轉管理之執行標準,影響後續運轉管理之成效,審計處遂於110年4月函請檢討改善。
審計處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水務局已積極督促廠商趲趕工程進度,並重新檢討原編列預算之工程管理費及社區宣導費等,合計減帳209萬餘元,並於112年度訂定桃園市滯洪池操作運轉手冊,俾發揮防洪減災之功能。本案滯洪池工程業於113年1月竣工,並於同年6月落成啟用,有助減緩桃園市區暴雨淹水情形。
審計處指出,水務局為改善東門溪上游河道斷面不足衍生多處易淹水問題,利用八德區豎啣埤(員63號埤塘)改建為大湳滯洪池,預計完成後可有效減緩桃園車站後站、八德區大湳交流道特定區與龜山工業區等之暴雨淹水情形,經於109年3月9日開工,預計111年底完成,總工程經費為2億2,794萬餘元。
然而,審計處於109年12月查核發現,該局於設計階段編列底泥處理之施工數量未臻覈實,致實際處理數量與原設計估算情形差異頗巨,致須辦理變更設計而耽延施工進度;另核有超編工程管理費及社區宣導費用等情形;又未訂定滯洪池運用要點及相關操作規範,缺乏啟用後運轉管理之執行標準,影響後續運轉管理之成效,審計處遂於110年4月函請檢討改善。
審計處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水務局已積極督促廠商趲趕工程進度,並重新檢討原編列預算之工程管理費及社區宣導費等,合計減帳209萬餘元,並於112年度訂定桃園市滯洪池操作運轉手冊,俾發揮防洪減災之功能。本案滯洪池工程業於113年1月竣工,並於同年6月落成啟用,有助減緩桃園市區暴雨淹水情形。
發布單位:
桃園市審計處(發布日期:2024-08-29)
被審核機關: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
施政主題細項:
公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