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獨居老人平安機無效警示比率偏高,審計機關促請改善,已加強個案輔導及升級軟硬體,建構獨居老人安居環境

澎湖縣政府(下稱縣府)補助中低收入獨居老人安裝緊急救援連線設備(下稱平安機),經審計部臺灣省澎湖縣審計室查核發現,平安機警訊近8成屬「不活動」或「非緊急」類無效警訊,經函請研謀改善,已加強個案輔導及全面升級軟硬體等,大幅減少無意義警訊,保障服務品質,建構獨居老人安心居住環境。
審計室指出,平安機警訊服務共有「緊急」、「非緊急」、「低電量」、「不活動」、「測試」、「電話追蹤」、「電話問安」、「家訪人員」等8類,其中「不活動」警訊係系統由住宅端主機發出警聲,須待使用者按下解除鍵後方可停止,以確認使用者是否安然在家,避免突發狀況未能立即按下發射器而失去急救機會;若個案逾3個小時無反應,即連絡相關人員前往檢視。
然而,審計室於113年3月查核發現,112年度獨居老人平安機警訊服務共計27,243次,其中以「不活動」類18,011次(占66.11%)最多,「非緊急」類3,467次(占12.73%)次之,合計21,478次,占78.84%,屬無效警訊,顯示平安機警訊多屬非正常使用下之狀況,恐排擠服務人力資源,且影響個案日常生活,降低服務品質,審計室遂於113年5月函請縣府檢討改善。
審計室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縣府已加強個案輔導、升級平台,全面更換為具備AI檢測功能之2代機等,大幅減少無意義警訊,113年度獨居老人平安機警訊服務共計11,773次,較112年度27,243次減少56.79%,其中「不活動」警訊2,446次,亦較112年度18,011次大幅減少86.42%,改善服務品質,確保獨居老人居家生活安全。
審計室指出,平安機警訊服務共有「緊急」、「非緊急」、「低電量」、「不活動」、「測試」、「電話追蹤」、「電話問安」、「家訪人員」等8類,其中「不活動」警訊係系統由住宅端主機發出警聲,須待使用者按下解除鍵後方可停止,以確認使用者是否安然在家,避免突發狀況未能立即按下發射器而失去急救機會;若個案逾3個小時無反應,即連絡相關人員前往檢視。
然而,審計室於113年3月查核發現,112年度獨居老人平安機警訊服務共計27,243次,其中以「不活動」類18,011次(占66.11%)最多,「非緊急」類3,467次(占12.73%)次之,合計21,478次,占78.84%,屬無效警訊,顯示平安機警訊多屬非正常使用下之狀況,恐排擠服務人力資源,且影響個案日常生活,降低服務品質,審計室遂於113年5月函請縣府檢討改善。
審計室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縣府已加強個案輔導、升級平台,全面更換為具備AI檢測功能之2代機等,大幅減少無意義警訊,113年度獨居老人平安機警訊服務共計11,773次,較112年度27,243次減少56.79%,其中「不活動」警訊2,446次,亦較112年度18,011次大幅減少86.42%,改善服務品質,確保獨居老人居家生活安全。
發布單位:
澎湖縣審計室(發布日期:2025-08-21)
被審核機關:
澎湖縣政府
施政主題細項:
社會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