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林業保育署監測兩棲類物種之調查方法未臻完備,審計機關促請改善,已增加生物音智慧辨識與標記(SILIC)系統列入調查方法,提升生態調查量能及效果

兩棲類監測標準作業手冊
兩棲類監測標準作業手冊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下稱林業保育署)為提升兩棲類物種長期監測作業品質,委外編撰兩棲類監測標準作業手冊供調查人員作為執行野外監測之依循,經審計部教育農林審計處查核發現,林業保育署未將生物音智慧辨識與標記系統(Sound Identification and Labeling Intelligence for Creatures,下稱SILIC系統)列為調查方法,經函請研謀改善,已將SILIC系統列入兩棲類監測標準作業手冊之調查方法,以提升生態調查量能及效果。
  審計處指出,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下稱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於111年研發SILIC系統,係搭配自動錄音機錄製生物聲音訊號轉換成頻譜圖圖像,及AI深度學習模型判讀出頻譜圖中之生物聲音,並建立生物頻譜資料庫,透過SILIC系統,可有效提升調查量能及效果。據該所112年10月公布資料,SILIC系統已可辨識臺灣184種陸域野生動物聲音,包括鳥類141種、蛙類32種,及獼猴、山羌、水鹿、石虎、白面鼯鼠等10種哺乳類動物與壁虎1種爬蟲類,辨識準確率達95%。
  然而,審計處於113年3月查核發現,林業保育署委外編撰兩棲類監測標準作業手冊並未將前述生物多樣性研究所SILIC系統列為調查方法,致各地方政府僅由調查人員選擇天氣晴朗及配合物種活動高峰時段前往調查,並依靠其目視及聽音辨識能力進行物種判別及記錄,存有受限於人員經驗及天候狀態而影響生態調查物種成果之風險,審計處遂於113年6月函請林業保育署研謀改善。
  審計處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林業保育署已於113年底將SILIC系統列為兩棲類監測標準作業手冊之調查方法,除供各地方政府運用外,並公告於林業保育署網站,提供相關長期監測志工團隊及公民科學家下載運用,以提升生態調查量能及效果。
發布單位: 教育農林審計處(發布日期:2025-08-21)
被審核機關: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施政主題細項: 自然保育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