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保育署林火風險評估系統建置初期未參考氣象站及森林類型與地形條件等資訊,審計機關促請研議改善,已導入運用,提升林火預警精確度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下稱林業保育署)為預警森林火災風險,建置林火風險評估系統,並發布危險度分級預警圖,經審計部教育農林審計處查核發現,該系統建置初期未參考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下稱中央氣象署)地面測站觀測資料及森林類型與地形條件等相關資訊,經函請研議改善,林業保育署已導入運用,提升風險評估精確度。
審計處指出,臺灣每年在颱風季節過後,自10月至次年4月,常因久旱不雨、氣候乾燥、枯枝落葉大量堆積,加上山區人為用火不慎,極易引發森林火災。林業保育署為預警及防範森林火災之發生,建置林火風險評估系統,提供林火潛勢風險預警資訊,預警範圍涵括全臺公、私有林、淺山及沿岸植生地(如保育溼地)等約200萬公頃。
然而,審計處查核發現,該系統未涵蓋中央氣象署地面測站之直接觀測數據,對於地區氣象因子變化掌握不足,且預警模式尚未參考森林樹種類型與地形空間變異條件等因素,不利反映不同地區實際林火風險,審計處遂於113年4月8日函請林業保育署檢討改善。
審計處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林業保育署已將森林型態及地形條件等地理資訊納入系統,並導入中央氣象署地面測站天氣預報資訊,大幅提升林火風險預警準確度。又鑑於森林火災常涉及各級政府災害防治與應變共通性業務,經審計機關推廣運用,已獲部分市縣政府研議參採介接該系統,強化森林火災防治與應變作為,提升整體政府治理能力。
審計處指出,臺灣每年在颱風季節過後,自10月至次年4月,常因久旱不雨、氣候乾燥、枯枝落葉大量堆積,加上山區人為用火不慎,極易引發森林火災。林業保育署為預警及防範森林火災之發生,建置林火風險評估系統,提供林火潛勢風險預警資訊,預警範圍涵括全臺公、私有林、淺山及沿岸植生地(如保育溼地)等約200萬公頃。
然而,審計處查核發現,該系統未涵蓋中央氣象署地面測站之直接觀測數據,對於地區氣象因子變化掌握不足,且預警模式尚未參考森林樹種類型與地形空間變異條件等因素,不利反映不同地區實際林火風險,審計處遂於113年4月8日函請林業保育署檢討改善。
審計處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林業保育署已將森林型態及地形條件等地理資訊納入系統,並導入中央氣象署地面測站天氣預報資訊,大幅提升林火風險預警準確度。又鑑於森林火災常涉及各級政府災害防治與應變共通性業務,經審計機關推廣運用,已獲部分市縣政府研議參採介接該系統,強化森林火災防治與應變作為,提升整體政府治理能力。
發布單位:
教育農林審計處(發布日期:2025-07-10)
被審核機關: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施政主題細項:
林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