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政府對於牡蠣養殖產業之廢棄蚵殼未妥為處理,審計機關促請改善,已設置蚵殼暫置場,並建立循環再利用之去化模式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下稱農漁局)為處理牡蠣養殖產業之廢棄蚵殼,輔導市鄉公所設置及營運蚵殼暫置場,經審計部臺灣省澎湖縣審計室查核發現,部分公所未設置廢棄蚵殼暫置場,且乏資源再利用去化管道,經函請檢討改善,已輔導設置蚵殼暫置場,並建立循環再利用之去化模式,以兼顧在地環境衛生及產業永續發展。
審計室指出,澎湖縣馬公市、白沙鄉及西嶼鄉等地區牡蠣養殖產業,每年產生約3,000公噸廢棄蚵殼,農漁局為維護在地環境衛生及產業之永續發展,輔導白沙鄉公所設置及營運蚵殼暫置場,處理牡蠣廢棄物。
然而,審計室於111年3月查核發現,馬公市及西嶼鄉等養殖牡蠣發達地區尚未設置蚵殼暫置場,堆置之蚵殼影響在地環境衛生,及白沙鄉蚵殼暫置場內之廢棄蚵殼,亦面臨資源再利用困難及去化管道,亟待主管機關輔導建立穩定去化模式,審計室遂於111年5月函請農漁局研謀改善。
審計室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農漁局已輔導馬公市及西嶼鄉公所設置蚵殼暫置場,並訂養殖蚵殼暫置處理及收費管理相關規範。另該局亦與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合作,運用其設置澎湖首座牡蠣殼資源化處理設備,加強在地處理及循環再利用量能約700公噸,及於113年辦理廢棄蚵殼(含蚵繩)標售,由得標業者將未能在地利用之蚵殼運往臺灣處理,每公噸售價852元,年處理量約2,000公噸,可收取170萬餘元之收入,建立穩定去化模式,以兼顧環境衛生及產業永續發展。
審計室指出,澎湖縣馬公市、白沙鄉及西嶼鄉等地區牡蠣養殖產業,每年產生約3,000公噸廢棄蚵殼,農漁局為維護在地環境衛生及產業之永續發展,輔導白沙鄉公所設置及營運蚵殼暫置場,處理牡蠣廢棄物。
然而,審計室於111年3月查核發現,馬公市及西嶼鄉等養殖牡蠣發達地區尚未設置蚵殼暫置場,堆置之蚵殼影響在地環境衛生,及白沙鄉蚵殼暫置場內之廢棄蚵殼,亦面臨資源再利用困難及去化管道,亟待主管機關輔導建立穩定去化模式,審計室遂於111年5月函請農漁局研謀改善。
審計室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農漁局已輔導馬公市及西嶼鄉公所設置蚵殼暫置場,並訂養殖蚵殼暫置處理及收費管理相關規範。另該局亦與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合作,運用其設置澎湖首座牡蠣殼資源化處理設備,加強在地處理及循環再利用量能約700公噸,及於113年辦理廢棄蚵殼(含蚵繩)標售,由得標業者將未能在地利用之蚵殼運往臺灣處理,每公噸售價852元,年處理量約2,000公噸,可收取170萬餘元之收入,建立穩定去化模式,以兼顧環境衛生及產業永續發展。
發布單位:
澎湖縣審計室(發布日期:2024-09-26)
被審核機關: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
施政主題細項:
漁業